潮州市潮安區達明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我國是公認的化工大國,絕大多數化工品產能都已居于世界第一??墒侨蚧?0強卻只有中石化上榜,難免給人以大而不強之感,甚至有觀點認為我國龍頭企業未來幾年也只能達到海外可比公司上世紀50-60年代的水平。
經過20多年發展,我國化工已積累了相當的實力,尤其是近幾年技術提升速度極快,各個子行業都不斷有世界級裝置投產,無論是規模還是先進性都居于全球前列,隨著盈利的大幅改善,未來技術升級速度還會更快。同期歐美企業卻受制于金融危機的影響,普遍削減了資本開支,裝置不斷老化,新產品研發也趨于停滯,對我國的優勢大幅削弱。目前我國化工已到了可以和歐美全面競爭的臨界點,未來10年將會有一批龍頭企業實現對海外化工列強的追趕和超越,中國也將崛起為世界級化工強國!
說起我國化工產業的技術進步,市場第一反應無疑是萬華化學。02年萬華突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自主研發出MDI生產工藝,實現了巨大的產業突破。但當時萬華只有2萬噸產能,無論是成本還是質量都遠遜于海外企業。經過10余年的發展,2016年萬華MDI產能已達到180萬噸,躍居全球第一,成本和工藝能力也居于全球最高水平。而且萬華還通過投產PO、TDI,完善了整個產業鏈,成為各類聚醚材料的一體化供應商。在擴充上游原料的同時,公司還不斷研發MDI下游更為高端的精細化工產品,如HDI、TPU、改性MDI等等,可以說公司正在成為全球MDI領導性企業。
2009年國內最大的丙烯酸企業還是以BASF、臺塑為代表的外企在華子公司,其產能也不過16萬噸,遠遠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但民營的衛星石化在短短5年里,產能就從4萬噸產能擴張到48萬噸,到2018年公司還將再投產36萬噸丙烯酸,同時上馬兩套45萬噸PDH實現上游原料丙烯的自供。
屆時不但總產量將趕上BASF,Arkema和Dow,居于全球第一梯隊,裝置的單套規模和成本控制也將達到全球最高水平。在丙烯酸最大下游尿不濕用高吸水性樹脂(SAP)領域,公司過去5年產能也從3萬增加到15萬噸。但考慮該產品國內80萬噸和國際350萬噸的需求規模,目前又主要依靠進口,對應的市場空間仍然巨大。并且全球現有5大廠商中的三大雅、住友和Bayer都缺乏上游原料丙烯酸配套,相比之下衛星的全產業鏈優勢非常明顯。
未來5年如果能夠復制丙烯酸的趕超經驗,躋身全球5大,公司也將成為和BASF并駕齊驅的全球性丙烯酸龍頭企業。
